找到相关内容76篇,用时7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乘佛经的续出与瑜伽行派的确立

    分为“,所谓跟耳鼻舌身意,唯识诸经增添了阿赖耶识和末那,扩大为八。这个变化意义很大。原来的“,是指与受、想、行等其它心理和思维活动并列的一类精神活动,相当于感觉、知觉、表象、概念、推理等...全部精神活动联系起来的有机体。前需要直面对象(前五),或自觉对象(第六),才能发生,否则,就不会发生,例如熟睡、休克等,就是前处于不活动的状态,故曰“易动坏。事实上,意识之流并未停息,人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4255692.html
  • 隋唐长安佛教义林与义学风尚

    派的观点,宣扬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也译作阿黎(梨)耶识,简单地说,佛教传统所谓的“被认为是生灭无常的,因而不能解释全部精神活动的整体性和连续性。经验的积累,记忆的储存,行为的连贯,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存在,都需要有一个在“之外并能统一所有心理活动的识体,这就是“阿黎耶识。参看任继愈主编《中国佛教史》第3卷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8年版,第260页。能变现万有,即一切万有都缘起于阿赖耶识的思想...

    介永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63070346.html
  • 彻见如来的第一步

    观察和思维实践而来,观察包括“六根缘“的“,由的触受,才有思维、分析、判断的一连串思辨、实践过  程,透过思辨实践,才能契入真理,否则就只是“人造卫星未发射成功之前的“人造卫星之理...人格因而肢解成五种冲突的世界:生理(色蕴)、心  理(识蕴)、感受(受蕴)、思维(想蕴)意志(行蕴),色蕴本身有“色大不调的冲突,识蕴则有的好恶冲突(如眼识喜  欢的,耳识不一定喜欢,如赏心的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4240449.html
  • 欧阳竟无佛教教育思想评述

    模填;“其二,理是现在,学是过、未;“其三,理是现量,学是比量;“其四,理是无为,学是观察;“其五,理是不动,学是建立;“其,理是真如,学是正智;“其七,理是无分别,学是有分别;“其八,理是离心意识,学是猛用。这里所言之理即指佛法之真谛,佛法所揭示的真如。也就是说作为学习对象的“理是客观的常住不变的,学习只是如实地去反映体悟之。   欧阳还指出,学习之具体方法有猛入、徐入...

    李远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4442664.html
  • 贪妒的病理分析──心理分析与佛法十二因缘的比较(上)

    缘六根(人的五官加上意根)、外缘境(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)聚合而成“,即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。此与色身(五蕴中的色蕴)配合,加上外在条件(光、空气、湿度、空间等四大)的因缘...(exclusion, selection, and discrimination),透过他的说  法,我们又看到意识有“注意(即排除和选择)的先行因素,人何以意识这个而不去意识那个,境当前,何以...

    张大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5553002.html
  • 贪妒的病理分析──心理分析与佛法十二因缘的比较 (下)

    不白的“无明触受,偏偏却又以为己经“桶底脱落打破无意识的无明,就太冤枉此生了。  要转第八阿赖耶识,首先要转“:面对“五欲,以单纯的“意识触受,不加入“善恶判断,如实知见对苦受、乐受的...与求知,了解“无意识的枢纽。传统佛教所说的“转识不宜理解为直接把“第八上的革命,这个革命要从修五欲开始。  如实面对现实  修五欲不是断除五欲,断除五欲就无法如实知见五欲,在未知见、未如实体会五...

    张大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5653004.html
  • 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浅述

    为“有情本。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能取相应“(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),生长相应之“种功能。   六根互用。指佛教修习达到清净无垢的境界,可以使眼耳鼻舌身意这种认识机能互相沟通... 谓“圆备无缺,“行谓教行,如   度、三学等修持;“明有多义,或指“证法显了无暗,或指“不放逸心(离痴浊故),或泛指“三明(宿命明、天眼明、漏尽明)、佛明、菩萨明等。   5、 ...

    刘大任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1453882.html
  • 佛教“禅修思想之研究

    就会生起相应的“。但是,值得注意的是,最初生起的一个刹那的“五(眼耳鼻舌身)和“意识本身都不与烦恼相应,而与烦恼相应的心是在这个最初的心熄灭之后继起的若干个(到底是几个视具体情况而定)心识...“望文生义,分不清“爱欲 和心所法中的“欲之间的关系。其“自误误他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。  按照阿毗达摩的说法,所谓的“外境,实际上就是“色、“声、“香、“味、“触、“法这“外处...

    陈德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4364442.html
  • 佛教禅修思想之研究

    爱欲和心所法中的“欲之间的关系。其“自误误他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。  按照阿毗达摩的说法,所谓的“外境,实际上就是“色、“声、“香、“味、“触、“法这“外中的对象,统统属于“的范畴,其中“法处还可以细分成“受、“想、“行、“法处所摄色(无表色)和“施设等五类;当“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这“六根中的某一个与相应的“相对时,就会生起相应的“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4464443.html
  • 佛教对道教发展的影响

    中看,寇所受佛教影响至为明显,其戒律形式当取佛教之戒律,各种诫经中取佛教之意者,有如“十善十恶、“、“因缘轮转、“读经斋戒、“道士世尊等。另外,他把“轮回思想引入道教,他说:“死入...佛教对道教发展的影响  在儒、释、道三家中,道教出现最晚,所以它从形成之日起,就必须要和儒、释发生关系。在汉魏两晋之际,儒家仍居独尊的地位;佛教虽立足中尚还不稳,但是它“教“学一体的宗教形态展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5148889.html